他是動畫片
不同於闔家歡賞的動畫片
他是限制級
挑戰你對戰爭的模糊限制
他也是紀錄片
紀錄找回那段痛苦遺忘的記憶
如同電影廣告詞:我們經常遺忘過去,但過去不會遺忘我們。
90分鐘的影片 其張力不容小覷
開頭以26隻狗追殺開始 讓動畫產生力道
接著以向當時的戰友尋找遺忘的記憶
開始描述當時他們所見、所聞
以動畫的好處就是 當時的刻畫在心中的景象可以如心圖呈現
記憶不就是一連串的影像排序
像拼圖一樣 一個段落一個段落 一片一片 貼上
也許找不回當時的原型
也許參雜了假記憶
也許這一切只是集體意識
混合在一起後似真似假
看到後來若開始懷疑記憶
那最後血淋淋的紀錄實境及鬼哭神號的悲泣聲
直接告訴你 過程的記憶也許是假的
但造成的屠殺傷害事件是真的
戰爭的殘酷
不是我這安逸的人可以想像
看到最後
膽小的我忍不住閉上眼...
電影介紹:
無法抹滅的記憶,如幻象、如夢境,烙印在腦海裡
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,支持基督徒長槍黨(Phalangist)執政。後因當選總統的基督徒長槍黨民兵領袖巴席爾.賈梅耶(Bashir Gemayel)被暗殺,遷怒於巴勒斯坦人,在以色列暗中支助下,長槍黨民兵對在貝魯特的薩布拉(Sabra)及夏蒂拉(Shatila)的巴勒斯坦人難民營展開大屠殺,死傷上千人。而導演阿利佛曼(Ari Folman)正是其中一名以色列士兵。某天夜裡,阿利佛曼的友人陳述著自己每天晚上反覆被同一個惡夢驚醒,夢中的26隻狗對著他咆哮讓他記憶深刻。兩人認為這與他們20歲前後從軍時期所發生的事有所關聯,但阿利佛曼卻驚覺自己的記憶變得殘破,拼湊不出完整的片段。他決定找尋當年的同袍們,希望能夠還原真相。然而當事實越逼近記憶核心,一切宛如超現實的圖像般開始悄悄的浮現。
採訪戰爭時的戰友
當導演阿利佛曼決心要拍動畫片之後,第一階段是要做功課,研究黎巴嫩戰爭,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。不過阿利佛曼漸漸發現,他其實想把主題專注在他自己的個人經歷,所以阿利佛曼先把自己的經歷寫成劇本,邊寫邊拍攝訪問帶,採訪一些在戰爭時阿利佛曼的伙伴們。
詩意的華爾滋片段
這就是阿利佛曼最終想表達出本片的觀點,他想敘述阿兵哥們的知覺、其實就是他自己的知覺。為了這個很關鍵的原因,我選擇動畫的形式,讓一位阿兵哥隨著巴席爾․賈梅耶 (Bach-ir Gemayel) 總統的海報「一起」跳舞,詩意的華爾滋片段靜靜的呈現出來,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五到十秒鐘,但卻讓人屏息以待、卻又冷血殘酷。
留言列表